都说猪油、牛油对身体有坏处,饱和脂肪会堵塞血管,增加心血管疾病机率,因此不少人都改选择植物油来当作日常烹调食物的油品,例如葵花油、花生油、大豆沙拉油等,总觉得听起来就比较健康;不过,英国《每日邮报》(Daily Mail)报导指出,植物油其实可能会让人感到疲劳、或是引发偏头痛、提升失智症风险等问题,究竟是为什麽呢?点击椰子油产品
植物油引发失智症?
根据英国《每日邮报》报导,营养学家莎娜汉(Shanahan)表示,过去常常跟消费者沟通的观念是动物油因为饱和脂肪含量高,在体内容易转化成胆固醇,导致血脂过高、引发心血管病变,因此不建议大量食用;后来由于植物油成本低廉、又方便取得,许多餐厅都选择植物油作为烹调用油,但植物油却可能造成身体氧化压力,破坏脑膜,增加斑块(Plaque)在大脑累积,增加失智症风险。
不过这样的说法,真的有根据吗?由原文来看,并没有明确点出有研究文献证实植物油与失智症、阿兹海默症的因果关系,此外,营养学中针对植物油的健康隐忧,著重在「是否用于高温烹调」的关键上,因此民众暂且不用过度担忧。点击椰子油产品
「发烟点」不同,烹调方式就不同
发烟点是指油品加热后开始冒烟的最低温度,也就是对油的耐受度,只要到达发烟点以上,油品就会开始产生质变、自由基增生,甚至有致癌物质的可能。
各种油类的发烟点都不一样,举例来说,,葵花油发烟点为摄氏107度,大豆沙拉油、玉米油为摄氏160度,较适合凉拌、水炒的烹调方式,而动物油如牛油发烟点为摄氏250度、猪油为220度,适合用来煎炸烹调。
不过植物油中也有部分可以用于高温油炸,例如椰子油、棕榈油,发烟点分别为摄氏221度和176度,中火快炒或是高温油炸,也比较不容易有健康方面的危害。点击椰子油产品
动物油的已知危害:饱和性脂肪!
饱和脂肪酸过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是不争的事实,动物油脂富含的饱和脂肪酸,容易导致血管粥样化、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,日常饮食中的肉类、鸡蛋、牛奶就已经含有饱和脂肪酸,因此才建议民众炒菜、烹饪用油少使用动物油或饱和脂肪酸比例高的椰子油、棉籽油,避免摄取过量。
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,具有降低血脂、抗血栓、抗发炎、抗高血压的效果。尤其是橄榄油、苦茶油,都含有丰富的的「单元不饱和脂肪酸」,除了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、坏的胆固醇(低密度脂蛋白)外,还可以增加身体裡好的胆固醇(高密度脂蛋白),简单来说,就是「Z>B」,利大于弊,以后还是可以放心食用植物油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