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乎人人都有发生过头晕的情况!但一般来说,多数的头晕表现多为轻微头重脚轻、晕沉数秒,只要稍作休息或补充睡眠即可缓解。但中医师提醒,如果民众发现自身头晕问题,是以天旋地转、难以站立呈现,且甚至伴随恶心、呕吐、耳鸣等不适反应,就要当心可能是眩晕症缠身引起,应积极就医处理较有保障。
眩晕症分2类中枢型、周边型成因大不同
现代医学主要将眩晕症分成「中枢型」及「周边型」2种。临床上,近9成的病患属于「周边型」眩晕,主要发生原因在于内耳的失调导致,包括梅尼尔氏症,或是耳石症等都属此类型。
而有少部分病患为「中枢型」眩晕,这些人就要特别小心,可是中风或是脑肿瘤在作怪,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此外,姿势性低血压、低血糖、贫血,或是长期低头颈椎出现骨刺压迫等,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眩晕症状产生。
中医谈眩晕症这6大族群容易眩晕缠身!
除了西医观点外,其实中医早从黄帝内经开始便对眩晕有多种描述及名称,如《素问》有「头眩」、「掉眩」之称;《灵枢》称「眩冒」、「目眩」等;《金匮要略》则有「冒眩」、「癫眩」之记载;而清代以后,则多称「眩晕」或「头晕」。
至于眩晕的成因,中医认为肇因众多,有可能是风、火、痰、虚所导致,所影响的脏腑也可能包含心、脾、肝、肾。临床上可对应现代人的生活饮食作息,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供民众参考:
工作须高度集中力的族群:
大多属于心脾血虚,眩晕以外常伴随入睡困难、难以消除的疲劳感、以及面色淡白的症状。治疗方向以补气血、益心脾为主,方用归脾汤。BIOBAY Rezwel
情绪起伏大的族群:
多属于肝阳上亢,眩晕以外可能伴随轰隆耳鸣、口干口苦、以及面部泛红等症状。治疗方向以平肝潜阳为主,方多用天麻钩藤饮加减。
长期熬夜或日夜颠倒的族群:
大多属于阴虚阳亢,眩晕以外可能伴随多梦心烦、盗汗,眼睛干涩等症状,治疗方向以滋阴潜阳为主,方多用杞菊地黄丸加减。
过度劳力的族群:
大多属于中气虚弱,眩晕以外还可能伴随全身无力、容易冒汗、喜躺不喜坐,喜坐不喜站等症状。治疗方向以补益中气为主,方用多用补中益气汤。
年长族群:
大多属于肾精亏虚型,眩晕以外还可能伴随耳鸣、腰膝酸软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。治疗以填肾补精为主,方多用左归丸加减。
喜喝饮料、冰凉、甜食的族群:
大多属于痰浊中阻,眩晕以外可能伴随恶心呕吐、食欲下降、四肢沉重等症状。治疗以祛痰化湿为主,方多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。
不过,康涵菁医师也提醒,上述眩晕成因、方剂主要是提供给民众做简易参考使用。所有的方剂、用药实际运用,还需搭配患者个人舌、脉、以及搭配兼症等四诊合参去做评估、加减才行。因此,其再度重申,民众想要改善眩晕问题,仍应前往合格医疗院所进行治疗、切勿自行服药较有保障。
揉按3头部穴位辅助舒缓
除了从中医观点讨论眩晕的成因外,针对偶发性眩晕或症状不严重的患者,平时不妨可养成工作1小时左右,便可以提醒自己闭上双眼休息3分钟的习惯。并同时配合按摩头部上、中、下的百会穴、率谷穴及风池穴3个穴位,也是辅助舒缓的日常保健好方法:
百会穴
找穴方式可将两手大拇指置放于两耳尖,中指直上交会头顶中央处即是;利用指腹按摩或轻敲此穴周遭可提升阳气、促进头部气血循环,适合较为气虚或清阳不升、常感疲劳沉重的民众。
率谷穴
率谷穴找穴方式较为简单,循耳尖直上约两指幅即是。轻柔按摩可缓解气郁怒气造成的眩晕及头痛,适合情绪紧绷、压力大的朋友。
风池穴
循双侧耳后找到头枕骨下,发际内凹陷处,利用大拇指指腹按压10秒后松开,再重复按压数次。揉按此穴可帮助清利头目、祛风解表,对于经常头晕目眩、头痛、颈项僵硬的民众会有很好的效果。康福乐 舒压宝
小叮咛
患者平时可观察自己眩晕大多是怎样的情况下容易发作,若是疲劳、郁怒、或食用膏粱厚味后所导致;除了求助医疗,自己也可以试着避免这些诱发因子,尽量维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,常保心情平静以及均衡适量的饮食。如此一来,藉由针药治疗搭配生活习惯的改变,才是摆脱眩晕不适发生的不二法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