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「少吃多动照样变肥」?是因为意志力不够吗?还是说,「少吃多动」这个原则忽略了什么更重要的元素?其实,肥胖不是天注定,也不是无法瘦回去,原来跟引发身体慢性发炎的元凶有关。有愈来愈多研究证实,肠漏与体内的发炎反应息息相关,而身体的慢性发炎,正是过敏、肥胖、脂肪肝、代谢症候群、糖尿病、自体免疫疾病、肠躁症、心血管疾病、慢性疲劳、关节炎、慢性偏头痛等许多慢性疾病的罹病主因。
疾病起于肠道!修复肠漏降低发炎
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:「疾病起于肠道」!若能修复肠漏,将可大幅降低体内发炎的机率,不但能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,甚至能就此远离慢性病,也包括肥胖的困扰。肠道,正是体内的一道重要的屏障,肠道的功能健全与否,也影响健康的状态。
有1位肥胖患者求诊,表示平时吃的很少,也有运动,就是瘦不下来,于是询问患者:「那你都吃什么?」患者回答:「我都吃麵包、三明治,偶尔喝奶茶,饮料也都是半糖、青菜也尽量水煮,肉很少吃,还有一个星期会去健身房跑步两次,可是体重还是无法减少,而且觉得愈来愈累…」。
不要执著于「吃少」,而是必须先「吃对」
究竟想靠「少吃多动」减肥,却无功而返的问题出在哪裡?真相是:不要执著于「吃少」,而是必须先「吃对」。尤其,不要误以为少吃就等于热量摄取少,就能减重。我们要思考的应是如何透过调整饮食、吃对营养、改变生活,而不是靠热量数字的加减运算;生理作用对了,身体自然会回馈正常的体重和该有的健康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,如果是喝下一杯7百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,热量约6百大卡,和一盘热量同样是6百大卡的生菜佐坚果杂粮沙拉,这两种食物吃下肚后,体内的生理反应其实并不一样。因为,虽然同样都是6百大卡,但奶茶和沙拉有著完全不同的成分与营养,会引起体内截然不同的生理反应。身体的细胞在意的是你吃进什么「营养」,并不会计算你吃进多少「热量」。食物中的营养就像一把钥匙,是开启生理连锁反应的重要开关,而随之引发的许多生理反应,造就人体的健康,当然,也包括人体的体重。
所以,不要执著于「吃少」,而是必须先「吃对」。就算要少吃多动,也要建立在「吃对」的基础上。先均衡充足地摄取醣类、脂肪、蛋白质、矿物质、维生素、植物性营养素,吃对食物、吃对营养,生理反应自然健康正常,也容易产生饱足感,不会因为饥饿乱吃,让生理运作能够自然而然步上健康的轨道。
先吃蔬菜,再吃肉 对减肥有帮助
除了要吃对营养之外,吃东西的顺序也与健康息息相关,即便是同样的食物,一样的热量、一样的组成,但吃的顺序不同,对健康也会产生不同效果。发表在糖尿病权威期刊《糖尿病照护》(Diabetes Care)的研究报告指出,先吃蔬菜,再吃肉,最后吃碳水化合物(麵包及果汁),比起先吃碳水化合物,饭后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都明显较低,这种吃法有助于改善胰岛素阻抗性和血糖控制,对减肥也有帮助。简单说,就是把传统习惯「吃饭配菜」改成「吃菜配饭」,让蔬菜成为主食就对了。